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艦船印象1: 伊利沙伯女王級戰列艦

作為一個軍艦模型的愛好者,一直以來都很喜歡閱讀一些與軍艦有關的書刊及材料。 這樣一來固然是因為模型製作上有其必要,然而當對所做軍艦的背景多了解一些,又從中得出不少其他繞有趣味的談資,不期然會想與其他同好談一談了。畢竟談論模型,單單是圍繞著模型技術上轉亦太單調了。 此外,雖然身邊有不少軍艦知識功力非常深厚的高人,但也有一部份新加入這喜好的朋友對一些舊船的了解是比較青澀的,走出來為他們解說一下,相信對提升他們的興趣還是有好處的。作為一個在這愛好中浮沉了相當年月的老鬼,也只有不怕被高人們恥笑,先走出來說三道四一番了。

以下這篇介紹伊利沙伯女王級(HMS Queen Elizabeth)戰列艦的文章便是我的第一次嘗試。 由於不少朋友對一戰、二戰的戰史都已經是耳熟能詳的了,外間亦很容易找到很優秀的專門書籍,故我亦不打算在這裡用我的拙筆再重覆寫一遍。我更有興趣與大家分享的是對軍艦的外形、風格與設計,以及一些我個人認為相當有趣味的與軍艦相關的一些吉光片羽。 內容很主觀亦很非技術性,你不會看到我拿軍艦的火炮性能及防護水平作分析,因為我自已對此也是不甚了了的,哈哈。有時間的話我希望配一些圖片在這篇文裡,但目前我的空閒時間還是很緊,大家還是不要期待的好了... 會不會有下一篇? 那要看大家是否喜歡看這篇東東了。



~~~~~~~~~~~~~~~~~~~~~~~~~~~~~~~~~~~~~~~~~~~~~~~~~~~~~~~~~~~~~~~~~~~~~~~~~~~~~~~~~~~~~~~~~~~~~~~~~~~~~~~~~~~

伊利沙伯女王級戰鬥艦一直被人稱道為一戰期間最佳的一級戰鬥艦,英國海軍戰鬥艦的癲峰之作。伊利沙伯女王級雖然是二戰時期英國戰鬥艦中艦齡最高的,但較諸後來的君權級(Royal Sovereign Class)以及納爾遜級(Nelson Class),經過大改裝後的伊級艦更為活躍,於地中海及大西海舞台上支撐住英國二戰時期最艱難的日子。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伊級戰鬥艦誕生於一戰前夕英德海軍競賽最熾烈的年代。 由於一艘戰鬥艦的建造時間一般長達3年以上,往往在新一級戰鬥艦的建造尚未完工之前便要完成下一級戰鬥艦的設計工作。伊利沙伯女王級基本上沿襲了英國自獵戶座級(Orion Class)以來的設計思路,但仍有不少突破之處,包括首次採用15吋口徑的主炮、取消了艦舯的Q炮塔、單使用石油而不再以煤為燃料、以及較緖一般戰鬥艦更高的航速。

戰鬥艦的靈魂在於其無與論比的火力,一艘戰鬥艦的設計基礎便是在其所配備的主炮上。當伊利沙伯女王級開始設計時,原來是打算裝備13.5吋主炮的,但當時美日兩國配備14吋主炮的無畏艦已經在建,而且更有消息指德國最新的國王級亦將裝備此一口徑的主炮(後來證實為誤傳),這無疑會動搖英國海軍一直享有的火力優勢。對此,時任英國海軍大臣的丘吉爾決定對這些挑戰給予直接了當的反擊: 將主炮口徑再提高一個檔次至15英吋。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這決定要冒上相當大的風險。由於當時15吋火炮尚在研發階段,一旦開發失敗英海軍的新艦便會出現有艦無炮的窘態,即使想改回13.5吋口徑也不是那麼容易,但在當時的氣氛下,皇家海軍實在是等不及了。負責開發的岩士唐工廠一開始便充滿信心,新炮是在原有的13.5吋炮的基礎上開發的,而結果非常成功! 新的15吋42倍徑炮不論在射擊精度、射程、耐久度等多方面都表現優異,被譽為英國海軍最成功的大口徑火炮,成為後續多級重型艦艇的標準裝備。

由於一枚15吋炮彈的火力投放量較13.5吋炮高出達3成,海軍建造局長(DNC)建議取消位於艦舯的射界有限的Q炮塔,認為8門15吋炮的火力便已超過前一級裝備10門13.5吋炮的鐵公爵級(Iron duke Class),反而把騰出來的空間和重量用以加強防護和提高航速。海軍部原本並不同意,但反覆衡量後還是接受了DNC的建議。

在伊利沙伯女王級以前的英國戰鬥艦都是以煤為軍艦的主要燃料。 雖然石油的開採與及使用已經開始,而且石油相對於煤的優點也很明顯:更高的熱含量使得燒油的軍艦比負載同一重量燃料的燒煤的軍艦走得更遠; 燒油比燒煤乾淨,相信看過燒煤軍艦冒出滾滾濃煙的人一定對此印象深刻,而這些濃煙不但更易曝露已方的踪跡,而且很多時亦很影響自身的嘹望人員; 對燃料的補給方面液態的石油更要比一袋一袋的煤塊要方便得多! 加煤的工作不但髒,而且是一件非常費工費時的工作。每次的加煤作業往往要動員全艦的人員,用人力將幾百噸的煤袋往艦內挪,而且每次都可能要耗上一整個下午。之後混身烏卒卒的艦員還要把弄髒了艦艇洗刷乾淨!當軍艦開動時鍋爐工更要冒著高溫一鏟一鏟的為軍艦加煤,就近的煤燒光了還得把遠的搬過來,等等等等。然而,英國海軍部對於以石油取代煤最初還是很猶疑的。一方面英國盛產優質煤,對於此燃料的取得可以說是非常輕易,反過來那時英國石油的主要來源遠在中東,雖然當地已為英國所控制,但於戰略安全上始終不及在老家般安穩。而且於軍艦防護上,堆疊起的煤能提供一定的保護作用,因而很多戰鬥艦都將煤倉設計在軍艦的兩側以提升防護力。 事實證明這決定是很有前瞻性的,但當時英國海軍部對完全依賴石油還是不太安心,所以當設計下一級君權級時,海軍部又要求轉回以燒煤為主,幸而為當時剛再度上任第一海務大臣(First sea Lord)的費雪*(John Fisher)所知悉後,這位對推動海軍技術革新一向不遺餘力的強人立即要求更改設計,重新指示以石油為軍艦的燃料。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有說Fisher持有大量蜆殼石油公司的股票,但當時是否有內幕交易這條罪我便不知道了。

按原來計劃伊利沙伯女王級只有四艘,分別是伊利沙伯女王(Queen Elizabeth)、巴漢(Barham)、戰恨(Warspite)及勇敢(Valiant)。但因為當時英國的屬國馬來亞願意出資為英國海軍貢獻一艘戰鬥艦,這新增的一艘便成為本級的第五艘姊妹艦,並以馬來亞(Malaya)為名。當時英國在東亞的各屬地出資買艦襄助母國的情況相當普遍,例如戰巡「澳大利亞」及其姊姊艦「新西蘭」便是兩地出資興建,不過名義上是歸屬當地海軍,戰時方交英國海軍部調度。 這五艘艦組成了第五戰鬥艦編隊,成為英國大艦隊除戰巡以外的快冀。



在一戰期間伊利沙伯女王級最可圈可點的表現要算是在日德蘭大海戰中了。 當時第五戰鬥艦編隊與第一及第二戰巡編隊一併由比提(David Beatty)所指揮。 於戰鬥初期由於比提急於與希佩爾的戰巡部隊接戰,命令戰巡編隊提速追趕。伊級艦雖為快速戰鬥艦,但其「快」亦不過是相對於傳統的戰鬥艦,與戰巡相比仍相差甚遠,加上艦隊旗艦給予的指示亦出現問題,所以很快第五戰鬥艦編隊便被遠遠的甩在後面,錯過了戰役早段,當「瑪莉王后」(Queen Marry)與「不倦」(Indefatigable)爆沉時那驚心動魄的時刻。 及至比提率隊轉進,引誘德國公海艦隊(High Sea Fleet)走進大艦隊(Grand Fleet)的羅網時,第五戰鬥艦編隊及時趕到,解救了幾乎要遭受的滅頂之災的比提。但同時間第五戰鬥艦編隊等於是橫在整個公海艦隊與比提之間,在大艦隊到達之前,要獨力面對整個公海艦隊的可怕火力! 也就是在這麼兇險的形勢下充份的考驗了伊級艦的實力。而最後雖然編隊內各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但整個編隊仍然能全身而退,而且仍然保有戰鬥力。

Queen Elizabeth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Baham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Warspite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一戰結束以後,由於華盛頓裁軍條約的簽訂限制了新艦的建造,各國海軍只有將精力轉向對現有艦艇的改造上,盡量使手頭上的老艦能適應新的戰鬥環境,維持戰鬥力。除了不斷的小加小改以外,部份重要艦艇更先後進行了兩次大改裝。 這些不同時間實施的改造,使得原來艦容相當接近的姊妹艦外觀上的差異越來越大,甚至於幾乎看不出是同級艦了。

HMS Queen Elizabeth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HMS BArham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HMS Malaya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HMS Valiant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HMS Warspite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伊利沙伯女王級各艦中以「伊利沙伯女王」、「勇敢」及「戰恨」的改造 – 或許說重建更合適,最晚也最徹底。 三艦的上層結構幾乎全部拆卸重建,最明顯的特徵是新型的箱式艦橋取代了老式的裝甲司令塔及三腳前桅杆、艦舯加設橫向式固定彈射器及於煙囪兩旁設置飛機庫。「戰恨」的改造早於「伊利沙伯女王」及「勇敢」,仍然保留有兩舷的炮廓副炮,而後者已經全部撤去,用高平兩用炮代替了。「巴漢」及「馬來亞」雖然亦加設了彈射器及機庫,但仍然保留了三腳式前桅。

*相信對三腳式前桅最情有獨鍾的要算是日本海軍了。日本戰鬥艦的三腳桅上一層又一層的被添加上越來越多的設施,最終形成了著名的「寶塔式桅杆」。「扶桑」艦上那又駝又高的艦橋可說是當中的極致了。

HMS Queen Elizabeth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HMS Valiant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HMS Warspite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岔開一筆說一下英國的箱式艦橋: 由於各種各樣探測及火控技術的突飛猛進、加上防空反潛等新的威脅導致海戰由平面戰爭轉為立體戰爭,軍艦的艦橋必須增加大量的新設備,因而面臨嚴重的空間不足,漸次的「加建」使得一戰後的軍艦艦橋,尢其是戰列艦的艦橋日益複雜龐大,與一戰前普遍的蕳單構造可說是大異其趣。 但與日本人樂此不疲的一層又一層地加建不同,英國人不愧是執當時海軍技術牛耳的強國,在戰巡「胡特」(HMS Hood)以後的N-Class戰巡的設計中便提出嶄新的箱式艦橋設計,給當時的海軍界帶來了相當大的沖擊。雖然N-Class因華盛頓裁軍條約而未能實現,但有關的設計完完本本的移植了在後來的「納爾遜」(HMS Nelson)級戰列艦上。

英國人意猶未盡,進一步評估軍艦上厚重的裝甲司令塔是否真有必要。當時戰列艦上的裝甲司令塔具備了與主炮塔同級別的裝甲防護,但軍艦亦要付出高昂的空間與重量的代價。英國人回顧了戰爭經驗,認為艦橋受戰列艦主炮直接命中的概率并不是很高,大口徑穿甲彈命中無裝甲防護的艦橋反而可能會直接穿透而不會被引爆,因而大膽的在其後的「英皇喬治五世」(HMS King George V)級戰列艦及改建戰艦中取消了裝甲司令塔。這在環球各國的新一代戰列艦中可算是非常獨立特行的舉動。

可以看出伊級艦的大改裝從思路上還是與「英皇喬治五世」級一脈相承的,但由於艦長差了一大截,新加的防雷隔艙又添加了不少艦寬,再加上大型的箱式艦橋後出來的外觀顯得相當粗短苯拙,無復當年那未優美典雅了。說起來就好像少女總是嬌媚的,中年以後便多會粗壯起來了。常常認為二戰時期英國海軍已經是在走下坡路,有緒內形緒外,期間的軍艦設計不論在性能上還是美感上都及不上同期的其他海軍大國了。

二戰中除了「巴漢」(HMS Barham)被擊沈外,伊級艦的其他姊妹們都能存活到戰爭結束,當中「戰恨」更是戰功卓絕(她身上披上的非標準雙色迷彩更是我的心頭好之一),因而戰後有極大的呼聲要求保留她。可惜英國政府向來對這些躬盡一生的老艦是相當無情的,而戰後急速衰落的大英帝國也缺乏資金保存退役軍艦,雖然她一度掙扎,在拖往拆船廠的路上坐礁,把生命多延長了三年,但最終還是逃不過被拖走拆解的命運。

HMS Barham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HMS Barham 被U艇擊沉的時刻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HMS Warspite 最後的日子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單以1:700比例計,目前市面上分別有Pit-road(以Waveline品牌)、WEM、以及HP三家廠家生產伊級艦。品種以HP最全,但價格極高而質素一般; Pit-road只出產了「巴漢」,整體可以但明顯已落後於現時的標準; WEM算是最好的選擇了,整體非常細緻,甲板紋理亦好得令人沒話說,而且更有一戰時期的「伊利沙伯女王」、二戰時期的「戰恨」及「巴漢」選擇,但要小心成品的比例明顯小於1:700,而且我向來認為WEM設計的15吋炮塔外形有問題。 我只可以說目前即未有我心中最理想的伊級艦模型,非常可惜。

線圖:
HMS Barham 1915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HMS Barham 1941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HMS Malaya 1943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HMS Warspite 1942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HMS Queen Elizabeth 1941
在新的瀏覽器視窗中開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